一般來說,高低溫沖擊試驗箱操作分為五部走:預處理、初始檢測、試驗、恢復、后檢測。下面恒泰豐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詳細流程內容:
一、預處理操作內容:將測試樣品置于標準試驗大氣環境(通常為常溫常濕條件),直至樣品內部溫度完全穩定。關鍵控制點:環境溫濕度需符合GB/T 2423.1等標準要求,預處理時間根據樣品熱容量調整。
二、初始檢測操作內容:對比樣品狀態與檢測標準(如ISO 22483、GB/T 2423.1),確認無外觀損傷或功能異常后,將樣品規范放置于試驗箱內。注意事項:樣品需與箱壁保持間距,避免溫度傳導干擾。
三、試驗階段高溫沖擊將試驗箱溫度升至設定高溫(如+70°C或+85°C),維持至樣品溫度穩定(通常≥1小時)。溫度轉換高溫→低溫:在3-5分鐘內將樣品轉移至預冷低溫箱(如-40°C或-55°C),保持1小時或直至溫度穩定。低溫→高溫:同理快速轉換至高溫箱,完成反向沖擊。循環周期重復上述高低溫轉換流程,完成至少3個循環周期。
四、恢復階段操作內容:試驗結束后,將樣品移至標準大氣環境恢復至溫度穩定狀態(通常需數小時)。風險控制:避免直接接觸高溫/低溫樣品表面,需佩戴防護裝備操作。
五、后檢測檢測項目:對照標準評估樣品外觀形變、材料老化、電氣性能等指標。結合振動測試數據(如加速度、頻率響應)綜合分析耐久性(若涉及復合測試)。記錄要求:需詳細記錄溫度變化曲線、樣品狀態及異常現象,形成標準測試報告。安全與維護要求操作前檢查:確認試驗箱電源穩定性、密封性及環境通風條件。設備維護:每次試驗后清潔箱體內部,定期校驗溫控系統和傳感器精度。緊急處理:試驗中若出現設備異常報警,需立即停止測試并切斷電源。